1951年4月22日开始的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,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自入朝作战以来,投入人数和装备最为庞大的一次,然而,尽管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,但与前四次战役相比,这次的胜利只能算是惨胜。
这场战斗中,第19兵团下辖的64军和65军共计约6万余人,这些部队在战役的初期,曾被美军强大的地空火力封锁在临津江南岸一个狭小区域,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敌人的猛烈炮火压制。临津江成了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痛的一幕——血流成河,生死成败交织。
经过战后的分析和解密资料,导致第五次战役失利的原因归结为以下三点,尤为突出的三大原因如下:
首先,由于志愿军的兵力和装备在这一阶段都得到了显著提升,导致了一些指挥官的轻敌心理。从志愿军入朝参战开始,人数已经达到130万,并且从苏联购买的武器装备开始陆续到达战场,志愿军装备水平大大提高。火炮数量从过去的几百门增加到了六千余门,新增的大口径火炮有上千门。这一切表明,志愿军的装备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,每个师至少可以配置三个炮营,整体火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。然而,装备的提升也引发了对敌人战斗力的轻视,忽视了敌人新的战术变化。
展开剩余77%其次,敌人的战术灵活多变,而志愿军未能及时做出有效反应。美军指挥官更换后,迅速改变了之前“鸡蛋壳防御”的战法,开始建立更为紧密的“纵深防御”体系。志愿军依然按以往的战术,试图通过夜间穿插近距离进攻,然而敌军已经撤退到距阵地二十公里的地方。这一撤退距离是经过精心计算的,刚好是志愿军夜间行军的最大距离。由于敌军采用了机械化部队,志愿军无法在夜间有效追击,天亮后又暴露在敌人的火力网中。原本试图通过人数优势进行分割包围的战术,结果因敌人的火力和机械化部队的优势陷入了僵持。
最后,志愿军的后勤补给无法跟上前线部队的消耗。中央军委对朝鲜战场的战略指导原则是“长期准备,短期胜利”,这使得兵员和装备的增加在短期内给后勤造成了巨大的压力。原本依赖的汽车运输工具数量有限,增加到1400辆后仍然无法满足庞大的物资需求。美军则利用这一点,将轰炸机数量从1000架提升到3000架,对志愿军进行密集的空中轰炸。
在1951年4月22日,杨得志指挥的第19兵团,按照作战计划突破临津江并向议政府迂回。目标是包围韩一师和美三师、英29旅,完成大量歼敌并攻占汉城。此时,英军29旅成为了第五次战役的主要歼敌对象。
63军率先突破临津江的防线,深入敌后,而64军也随之展开进攻。64军先头部队迅速歼灭了临津江以北的敌人,191师和192师的四个团则在石浦、高浪浦的渡口强行渡过临津江,未及休整便急于发动攻击。双方在长坡里和高士洞一线展开了胶着的阵地争夺战,但由于敌人的重火力压制,64军未能攻克敌人防线。
直到4月24日凌晨,64军190师指挥员带领5个营实施纵深穿插,尽管敌人的火力异常猛烈,未能突破敌人的阵地。然而,64军569团3营和侦察支队成功突破敌军纵深阵地,向议政府方向推进,这成为64军战斗中的亮点。
19兵团的主力,63军成功完成了钳形攻势的左翼,牢牢抓住了英军29旅的一个重要阵地。然而,由于64军未能迅速突破敌人防线,钳形攻势未能形成合围。与此同时,联合国军趁机撤退,快速脱离战场。
杨得志得知64军受阻后,立即施加压力,命令64军强攻,并以极其严厉的语言发出电令:“如不坚决突破就等于死亡,势必遭到更大的损失。”这一命令表明了当时形势的紧迫性和残酷性。
64军因受敌火力封锁无法发挥有效炮火支援,且在敌人的猛烈打击下,进攻陷入僵局。于是,杨得志决定将作为预备队的65军两个师投入战斗。65军两个师与64军联合进攻临津江防线,但由于敌人火力优势和韩一师的拼命阻击,部队前进受阻。当想要后退时,临津江的封锁和敌人空中火力再次将他们困在了狭小区域。
结果,5个师的6万余名战士被困在临津江南岸的20平方公里范围内,遭遇了美军猛烈的远程炮火和空中轰炸。在这种极端困境下,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,这段历史成为抗美援朝战役中最为惨烈的一幕。
据65军193师政委史进前回忆,部队过江时,敌军的一发炮弹落下,整个排几乎被摧毁。那些曾在抗日和解放战争中幸存的老兵,刚刚踏入战场,还未与美军展开真正的战术较量,就已成了敌人炮火的牺牲品。
然而,64军569团3营和侦察支队在24日凌晨的突击中成功突破敌人的封锁,经过20小时的急行军,成功突破了七道防线,并在道峰山截断了敌人的退路,炸毁了山下的公路和铁桥。这一行动歼灭了美军320人,成为这场战役中的一次重大胜利。
敌人察觉到道峰山被占领,立即发起疯狂的空中和炮火打击,并集结大量兵力进行围攻。尽管两支志愿军分队孤立无援,但他们在28日与大部队会合前,依旧顽强坚守。期间,他们还多次组织小分队出击,打击南逃的联合国军,并潜入敌军仓库补充物资。
最终,64军的任务是封锁议政府的撤退通道,然而,尽管有569团和侦察支队成功突破敌人的防线,占领了道峰山,但由于兵力不足,敌人最终成功撤退。此时,64军和65军的5个师仍在临津江南岸苦苦挣扎,付出了巨大的牺牲,终于突破了敌人防线,未能形成合围之势。
发布于:天津市象泰配资-股票市场配资-官网股票配资-杠杆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